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壁断何人旧字,炉寒隔岁残香。洞天人去海茫茫。玩世仙翁已往。西日长安道远,春风赵国台荒。行人谁不悟黄粮。依旧红尘陌上。
寂寂池亭古,园荒草自春。
东风独游客,迟日未归人。
久雨众山晦,初晴万境新。
长歌视天壤,高兴不无人。
雨笠烟蓑披带惯。暮归晓出时相伴。村酒醉来无客唤。
舟不缆。任风吹着芦花岸。
春水鳜鱼长尺半。秋风菰米浑家饭。为问云台兴甚汉。
闲中看。海云江月无边畔。
春楼梦,半晌晚匀妆。尺八箫儿新按曲,初三月子夜烧香。
约略记昏黄。
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