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地已兼旬住,楼孤百尺登。
谁与同我适,政尔待君曾。
韩杜愁来读,西南乐得朋。
仲春新雨霁,山远水波兴。
海外遥闻一岛孤,好风经宿到澎湖。蛏含玉舌名西子,蚌吸冰轮养绿珠。
荡漾金波浮玳瑁,连环铁网出珊瑚。登临试问沧桑客,犹有田横义士无。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
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夜雨书斋冷,西风木叶抛。暗蛩侵坏壁,低雁落寒郊。
壮志初尝胆,吾生岂系匏。草玄虽闭户,未用客相嘲。
与君未别且酣饮,别后令人空倚楼。
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秋。
花径斜开浅水滨。疏篁深处绝纤尘。漫从洛浦邀神女,试到天台访玉真。
携绿绮,伴佳宾。绕篱小草好相亲。却忧赋就胶东去,日暮还听鸟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