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苍苍岭上松,独立傲冰雪。岁寒百卉彫,霜筠正秀绝。
栽者天所培,贤豪贵自决。节母励节时,艰难经百折。
昼耕陇如梯,夜卧衾似铁。滫瀡奉亲劳,义方训子切。
家有千里驹,腾骧迈前哲。苍黄国体变,匡时仗英杰。
护法志不挠,囹圄任扃鐍。安有守节母,肯令儿失节。
时清公论定,议院席再列。十月岭梅开,婺光照高洁。
瑶觞集群贤,随风霏玉屑。我有介眉词,吏事苦羁绁。
北望托冥鸿,聊表深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