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无所着,不如山鸟解思归。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明红暗紫竞芬菲,送尽东风不自知。占得馀香慰愁眼,百芳无得似荼蘼。
东风开万堞,身坐百花间。大邑人希暇,平心政自闲。
寝兴承白发,厅事对青山。并报君亲重,恩酬鬓未斑。
短长亭下景,引睇入吟哦。
疏树立寒色,短烟行夕波。
山空秋气老,江远客愁多。
忽动匡庐兴,白云生薜萝。
突兀长歌赠远游,淋漓霜色堕高秋。如闻桂树招淮上,祇为梅花别陇头。
晴雪万山迷款段,夕阳千坞乱钩辀。归来咫尺堪携啸,极目云天下彩斿。
天从飞锡到銮坡,几度华亭梦里过。琪树俨然窥色相,浮屠依旧枕名阿。
香销石鼎尘留榻,云静松窗鸟自歌。行遍当时诵经处,觉来还记白云多。
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
笔端有纤尘,正恐梅未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