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枕江濆,疑将俗境分。
湖山晴后见,天籁静中闻。
径僻苔空老,林寒日渐曛。
高怀无一事,长岁似孤云。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肃肃秋容净,萧萧门巷深。荆榛元自合,车马少过寻。
问婢催蔬熟,呼儿取酒斟。藤床未成寐,野鸟噪归林。
圣主宵衣念万方,福星移度照南荒。八番溪洞尘霾净,千古颠崖日月光。
紫府图书期点勘,青云冠盖候行藏。一尊铁汉楼前别,细把黄花嗅晚香。
江南好,早韭荐初春。竹外轻雷抽嫩笋,江头春水上河豚。
风味总宜人。
越台倦客感飘蓬,腊尽遥天岭树空。远志东山鸿鹄羽,将离南海马牛风。
井中投辖筵初散,梁上流云曲未终。春到湖堤君试看,渡江梅叶比花红。
不是东陵种,篱间别弄辉。冰纨澄夏簟,黄绢剪秋衣。
承露鹅儿嫩,迎风杏子肥。依稀明月下,疑自凤池归。
渡江无故老,文武少全材。
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几哉。
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
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