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著雨。
池塘水注。斜露出、堤旁小浦。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
请君借筋。为天壤、王郎筹虑。笑生涯不免长贫,农笠渔竿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