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拥双旌在{左豆右斗}城,今朝孤馆语同名。
天遥秦树无因见,极目空饶怅望情。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箫。凤去秦楼不易招。湘江竹,残泪未曾消。
去如断雁失群飞,来是高僧出定归。
无去无来林下客,吟魂一片共依依。
留得丰山故主人,诸贤后死始堪怜。当年醉意今如在,但掬清泉似饮醇。
正喜甘霖沛,旋看螮蝀东。断云携雨黑,落日散江红。
鸟湿愁深树,鱼归会晚风。独饶忧国意,沾溉望年丰。
花屿书床明且净,朋从如云墨华映。沤情冲淡鹭情并,一曲琴心琴理正。
六法精研轻且清,佳章四壁助吟咏。玉箫金琯和时令,千万芙蕖绕门竞。
我避烽烟脱虎阱,濡毫点墨徒纵横。倾盖之交非所聘,敢望万间招与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