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池塘花绕城,日斜南陌暖风轻。
千门柳色春烟淡,独倚高楼闻暮莺。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省中何必就尚书,且向新桥一振裾。娇女顷嫌撑小艇,偏亲今喜度安舆。
假饶跨鲤终难学,除却垂虹尽不如。从此使衙乌亦好,岂无遗爱在胥馀。
种柳江边不得归,殁将灵魄寓罗池。名参韩子犹为幸,党入王生最可悲。
帘卷瘴云灯断续,门荒秋雨菊离披。旱穰请祷年年事,瓦鼓巫歌奠一卮。
巾山何亭亭,拔地蹲中城。
苍龙擢双角,盘空半孤撑。
崇雉俨环抱,兼如在涤牲。
有时霁雾搴,插我堂东荣。
虽劳拄笏望,犹赊杖藜行。
值兹阳和候,鲜晖吐新晴。
摆去缠牵累,少畅窥临情。
藉兰得胜引,共此酒一盛。
咏余百忧集,乐极万感生。
去国魂难招,怀人涕易盈。
虽无拓壑姿,宿昔芥尘缨。
寄言山中叟,未慕同幽贞。
危峰张屏帏,峻壁开户牖。崩腾来阵马,翔舞下灵鹫。
秀色纷后前,晴岚迷左右。重阴忽障翳,虚籁竞呼吼。
深迂爱风日,高亢扪星斗。帝居望北阙,村落当南口。
军都汉时县,遗迹奄存否。中郎读书处,遗构想摧朽。
谁云用武地,经训乃渊薮。我家胶东湄,朴学叹白首。
居邻通德里,况此见师友。惭无书带草,采采为盈手。
何以醉先生,清溪绿如酒。
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
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秀色自难逢,倾筐不曾满。
焚香独坐勘骚经,庭树无风叶不鸣。
静入夜深闻鼓吹,一池明月乱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