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风烟全赵如平掌,失脚山城梦犹想。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
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
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
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
壮怀郁郁闷欲绝,安得凌风恣吾往。天教石顶放一头,驶若骅骝脱羁鞅。
山灵努力出奇供,只恐先生驾虚枉。万壑霜松动悲啸,极目云烟埋莽苍。
北门形势护中原,办与奸雄增技痒。太行横绝半九州,留在平原几尘坱。
何人为我起六丁,嵯峨尽堕天宇朗。千年再挽神禹功,恍若鸿流开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