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钟来极浦,古寺隔重岩。
斜日搘颐坐,天涯落月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
开编常默识,闭户有余师。
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
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迟。
物轻亦徜徉,尘廓非我乡。诛茅远城市,结庐近山阳。
前沼含云泽,后台凌寄苍。萋萋涧溪草,春秋生辉光。
日暮会佳宾,嘉乐陈中堂。
时临孤岛图,拭目望蓬莱。
空山无人处,水流花自开。
前途何在转茫茫,渐老那能不自伤。病为怕风多睡月,
起因花药暂扶床。函关气索迷真侣,峡水波翻碍故乡。
唯有秋来两行泪,对君新赠远诗章。
暖翅玉罗薄,香须金钱微。
青春二三月,白日一双飞。
露重休深入,风高且暂归。
南园芳树下,燕雀最多机。
花艳妖娆偏怕雨,柳腰纤弱不禁寒。少年惯见无情思,何况如今病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