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萧萧闻去雁,平芜杳杳更斜晖。
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赐袍。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江皋萤火故煇煇,仍解穿帘夜点衣。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过庭犹记闻诗礼,回首白云双鬓丝。明发有怀恩网极,养亲不逮悔何追!
龙章凤诰焚黄日,春露秋霜结梦思。万里归来风木恨,四更吐月旧山时。
严装齐地晓,投馆鲁乡暮。天寒客心速,雪下车声去。
迷兽出桑畦,流人披野路。浅霭须城山,斜桥汶津树。
前圣有遗业,惝惘经行处。荷蓧与耦耕,何其得深趣。
诗骨从来似鹤形,空廊无迹雨苔青。人间别有长生术,不是黄精与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