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赠侄孙缙南归

老成近岁凋零尽,狐豕纷纷撼里闾。万里南归勉为善,莫教瓦砾混琼琚。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亭这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泗水山头坐御史,风风雨雨一孤蓬。断崖崎石嗟行路,破屋颓垣赋草虫。

乱山连僰道,巨刃摩云霓。裂为千尺涧,汇此奔雷溪。

经营穷匠术,坐见椓杙低。何人铸铁索,横波贯虹堤。

锒铛互钩连,专车骨相挤。至今化康庄,利尽滇东西。

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轻跻。涛澜翻脚底,雾散驰千蹄。

惜哉碑碣缺,岁月不可稽。昔闻刀墨乱,聚若沙中鹥。

谁令失此险,渐构公输梯。滋蔓到吾蜀,曳尾终涂泥。

齿冷及行路,色变谈中闺。十年风电过,刀剑不复携。

往来似潮汐,茅店催荒鸡。历劫永弗坏,讵数三石犀。

他年持节还,慰劳看扶藜。犹能学逸少,轻煤研麝脐。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

东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盘龙。

嵚巇峻拔不可拟,绝岸万丈凌长空。

下阚澄潭迥无际,旁睨比屋几可封。

天意造物岂虚设,控蛮镇楚舒隆隆。

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动惟羊公。

有志平吴运秘略,竭心卫晋推元功。

绥怀远迩人所服,开垦田畴时以丰。

慨然置酒适清旷,中郎幕府贤而通。

语公令望高四海,当兴斯山永无穷。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亭祠浸坏讵可究,山归民籍木以童。

前知兴衰故有日,览者叹息追无从。

龙图王公守兹土,修举废坠诘初终。

感物思人但长息,剡章疾置闻四聪。

圣宸动色可其请,兹山复兴气象融。

耽耽大厦揭亭宇,肃肃真像严祠宫。

遂使灵光享血食,禁樵复祀资恪恭。

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兴天地充。

今之视古皆一致,休哉千载怀清风。

君王按剑东南征,锦障黄旗出凤城。矫矫六飞熊虎士,中原万里倚戈行。

翠羽翩翩耀锦衣,乔林经日恋春晖。回翔自有东风便,不向花阴冷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