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广陵妖乱将宁息,天遣杨吴留霸迹。生男肯作节度使,生女犹蒙汤沐邑。
浔阳公主亦天人,欧史空翻未著闻。一抔莫问殡宫地,千载惟传谀墓文。
尽说西华门外叟,挥锄斸出贞珉厚。吴牛砺角落谁家,剡藤脱字归吾手。
回环诵之剧可怜,存殁哀荣事宛然。埋香空记兴宁里,凋蕣还题顺义年。
下嫁彭城应鼎族,随宦名州屡纡毂。刘郎家世亦无徵,合在英雄三十六。
摩挲往事闲穷究,李花又落杨花后。不见永兴遭篡时,闻呼公主辄含悲。
亦有芳仪陷强虏,伤心万里望南箕。流落沈沦同断梗,如尔全归实天幸。
铭幽犹得似承平,地下芳魂应亦省。休因翠墨感兴亡,矮本空斋手自装。
堪配汝南暮志稿,临池开处各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