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千馀仞,其下文水驰。驰水去不还,高山黯无辉。
夫子在世时,芳名扬四陲。夙志骛姬孔,肆力究皇羲。
窅窅万化原,玄悟探其微。秋荷袭裳衣,春兰充佩袆。
发轫蹈佳轨,周旋岂踰规。道存希有济,才高未见施。
旷视六合中,时时写雄词。奋如蛟龙跃,烨然云章垂。
济南讲遗经,河汾论匡时。翘翘问业者,诜诜日来归。
居常以乐天,逍遥介期颐。一朝随埃风,飘然远去兹。
奄忽历星霜,今来四五期。嗟余忝乡郡,夙昔仰蓍龟。
引睇鉴湖阡,徒怀后时思。頫仰杳茫茫,中伤公讵知。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衣冠零落久,今日事堪伤。厨起青烟薄,门开白日长。残梅欹古道,名石卧颓墙。山色依然好,兴衰未可量。
燉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燉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交手舟行难遽分,一杯酒尽反为君。离筵稠叠离仍讳,别渚潺湲别始闻。
心逐春深燕地草,梦回日落故江云。临风长恍烟波语,愁绝于今未忍云。
斯人多疮疣,君门嗟万里。先民喻安危,即事指舟水。
银章挂君腰,承宣职所委。奏功赤墀下,愿言报天子。
不闻四郊乱,无乃大夫耻。
破屋三间不自聊,西风篱落草萧萧。图书满座嗟撩乱,车马何人问寂寥。
四壁秋声连蟋蟀,一枝寒雨共鹪鹩。欲知环堵家家乐,愿见兵戈处处销。
儿时摘青梅,叶底寻弹丸。
所恨襟袖窄,不惮颊舌穿。
我年不自觉,以我齿尚完。
尝新试一荐,喉棘眉先攒。
岂味虽强餐。人生煎百忧,
算梅未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