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郎矶,连峰秀如马。蜿蜒崒嵂凌烟霄,万里江流走其下。
彭郎何处所,大姑渺相望。小姑云鬟亦谁见,对门一柱空青苍。
晴云寒雨朝还夕,飞鸟回翔树如箦。楚舵吴樯日往来,江上行人几今昔。
西连彭泽县,高柳当县门。过者纷纷忆陶令,小姑彭郎谁暇言。
去岁东来谒丹阙,矶下徘徊清兴发。今年作令蜀西行,重过矶边还有情。
情思彭泽千载士,岂为彭郎山水清。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濯足溪头罢,还随独鹤行。迂疏成漫叟,礼法恕狂生。
好鸟频催酒,清风为解酲。眼前多乐事,身后总浮名。
万峰深积翠,路向此中难。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荒残。唯见岷山水,悠悠带月寒。
红尘憧扰不知年,一望西湖思豁然。
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
未须梅萼催诗兴,好藉岚光作画笺。
安得扁舟去招隐,蓬窗相对听鸣泉。
无端伏莽报兴戎,一片虫沙小劫中。作贼岂闻头到白,驱民已遍血流红。
时平吏醉笙歌月,事起兵寒草木风。至此始知龚渤海,卖刀买犊是奇功。
花光泉响不相参,城市山林难两兼。
不分腴庄最无赖,一时奄有忒伤廉。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