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祠下杏花残,孤客维舟倚暮寒。相好相思不相见,满江风雨夜漫漫。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穆穆圣王,体此慈仁。友于之至,通于明神。游宴绸缪,情恋所亲。
薄云饯之,于洛之滨。嵩崖岩岩,洪流汤汤。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我后飨客,鼓瑟吹笙。举爵惟别,闻乐伤情。嘉宴既终,白日西归。
群司告旋,鸾舆整绥。我皇重离,顿辔骖騑。临川永叹,酸涕沾颐。
崇恩感物,左右同悲。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
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唯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良医视病人,察脉审其证。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
浊河本北流,清淮自南亘。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
一石八斗泥,壅碍入海径。倒灌淮上流,湖于可涉胫。
埂堰始冲决,淮南受其病。塞决固治标,要须遂其性。
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
旁观方忧危,当局莫予圣。治河近称善,吾宗老司空。
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海口虽停沙,可以水力冲。
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
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
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疏瀹费虽多,尺寸皆有功。
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
一曲长歌行路难,昏鸦归尽倚阑干。
不知楚水巴山地,更有高楼鸟外看。
姚黄魏紫恼人看,罗袜成尘俛仰间。蜀魄声乾花有血,湘灵泪尽竹无斑。
年光冉冉趋双鬓,暮雨霏霏失四山。老里情怀天地窄,莫教一日酒杯闲。
青霄绣斧出郊行,春水楼船压浪平。圣朝王会自江左,才子风流今旧京。
城隅黄柳色转度,湖上碧桃花欲明。正好芳辰无那别,劳劳亭畔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