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
五采焰起光氛氲。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骇犀中断宁方利,
骏马群騑未拟直。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一朝运偶逢大仙,
虎吼龙鸣腾上天。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除灾避患宜君王,
益寿延龄后天地。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西风偷换鸣蝉树,綀襟嫩凉先怯。淡霭沉山,稀星堕水,秋阔天容如抹。
瑶宫片月,映深碧层霄,洞然莹彻。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
今宵谁共胜赏,露萤低自照,如伴凄切。雾冷南楼,波荒北渚,千古风流都歇。
江山俊杰,算一例成尘,浩歌空发。伫久红桥,境清鸥梦接。
焚香扫径迓高轩,又喜冲寒莅小园。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论。
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遥随大阮来京邸,家学渊源细讨论。逝水东流惊岁月,白云南望忆椿萱。
关河明日成千里,风雨何时共一尊。相约曲江春到后,杏花深处候来辕。
旱暵雨沾渥,丰穰都不疑。商羊应屡舞,布谷强多知。
龙见宁非数,云行自有时。当年班夏令,曾得近丹墀。
至节占天意,丰登又必然。
相风绿漪静,宾日矞云鲜。
比屋皆生意,穷阎有醉眠。
端容衰病宰,索句海山前。
持家不废夜窗书,未了功名志竟违。
是处青山曾对饮,祗今白羽为谁挥。
杨花乱落春无极,燕子重来人已非。
手斸苍烟营葬地,可堪晴树转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