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

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虽少年少过失。

昏晨定省岁月短,五十还朝定何益。

忧深责重乐无几,失足一坠南海北。

身居穽中不见天,仰面虚空闻下石。

丈夫学道等忧患,妇人亦尔何从得。

归来旧许生白须,回顾惭君发如漆。

迁居汝南复何事,龟老支床随所掷。

相望一月两得书,闻君肺病久消释。

我经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风扫烝湿。

病除寝食未复故,相见犹惊身似腊。

刘根夫妇俱有道,去日饶君著鞭策。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征棹舣衡阳,孤城堞雉荒。流云时翳日,微雨暝生凉。

江阔鸥波远,天空雁字长。采蘋无限兴,烟水晚苍茫。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
迟迟清夜昼,幽路出深竹。笑谢万户侯,余将耻干禄。

月子弯弯瘦一分。可因离思淡秋痕。绿窗幽寂罥香尘。

剩有烟丝萦远梦,更无花片约吟魂。不成闲醉又黄昏。

虾蟆天子蟋蟀相,东南半壁思偏安。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

困卧篮舆中,醒视人影直。

伸头起四望,不断山环碧。

羊肠路百转,当面一蹲石。

高广不可际,隆重谁与匹。

宛如百楹屋,玄缯四笼羃。

又如龙虎踞,烟云绕其侧。

突出众山间,旁无他石立。

古今岁年久,光彩净如拭。

儿童梯级上,群聚相戏剧。

伟哉殊特观,我来聊扣击。

汝从何代有,长养成大质。

汝今阅世多,几见陵谷易。

汉王欲东时,曾经车马迹。

武侯三顾后,曾见王师出。

衮衮千万载,人与事如织。

兴亡竟何在,而汝独如昔。

古有石能言,今乃不可诘。

徘徊不忍去,抚掌重太息。

安得李将军,一箭夸雄力。

秋夜紫兰生。

湛湛明月光。

偃蹇灵芝采。

容裔紫华堂。

林木不拂盖。

淇水宁渐裳。

倐忽南江阴。

照曜北海阳。

从此长往来。

万世无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