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珑璁冻欲流,碎攒红玉上枝头。香分醽醁春谁酿,光映珊瑚夜未收。
端谢仙人云外掌,思沾暍者道傍喉。不知造化真何意,独凭阑干玩未休。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紫禁端辰昼漏长,朱陵生气盛南方。长秋此日司阴教,皇极同时纳寿皇。
儒冠挂却白头新,廿载支离笑此身。天上有星称处士,人间无父号穷民。
闲门客少荒三径,绿树阴疏冷四邻。清磬一声香一炷,不知名利为何人。
长江宛转入湖清,十里波光见月明。隐隐暮烟三岛没,漪漪流水两桥平。
隔林香霭疑禅定,曲岸风回送水声。芳树斜阳无限思,堤边孤舸有桡鸣。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夕阳尽入笛声中,两岸樵渔一水通。杨柳已疏枫渐落,黄花浑未识秋风。
冬至野城逢冱阴,万山云隔雨声深。吹葭谷底寒灰湿,校线宫中昼景沈。
阳道愿随君子长,岁华愁向老人侵。閒情恐被苍生误,万里烟波滞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