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昔日谬持衡,笔势曾惊古战场。今日林间还送别,九霄一鹗看高翔。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双飞翼,悔杀到瀛洲。词是易安人道韫,可堪伤逝又工愁。
肠断塞垣秋。
待放兰桡,重过菊径。人和凉月同扶病。轻帆未挂恨行迟,挂时又怕西风劲。
剪烛嫌频,推蓬怯冷。荒凉野岸三更近。草梢露重寂无声,孤萤照见秋分影。
先生一去三十年,蘋藻聊修讳日虔。
雌剑忽寻雄剑逝,恰恰岁暮吾无钱。
乃知毫发有造化,此礼终与吾毋缘。
人生损益固常理,韩门仍被流俗牵。
凤毛辞采非不美,再拜焚香符水前。
驱邪院中诸将吏,或书或画纵横县。
网山有灵应大笑,安得师友尚流传。
海上仙槎去莫亲,青溪骑鹤更何人。参同契得心传妙,太乙炉存火候真。
白日山中号鬼魅,黑云坛上拨星辰。年来黄发衰迟甚,乞与明窗一缕尘。
特隆祀典羡开先,继美端须赖后贤。七点文星齐射斗,一枝彩笔独凌天。
门墙何止观瞻壮,灵爽从教赫濯传。愧我无能堪附骥,空随瞻礼乐年年。
分馆幸比邻,情缘道义亲。可怜今夕酒,俱是异乡人。
砧急惊秋老,窗虚见月新。人生不百岁,况乃别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