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挽衣留不住,逆风舟向平滩驻。滩头寂寞谁与言,青鞋飞纵颠厓步。
鼋头戴山山不崩,东望东海西吴兴。群峰罗列七十二,如拱如立如奔腾。
我行天下亦多矣,所至有山或无水。其间有水却无山,何处能兼山水美。
苍茫万顷浮孱颜,惟有海上三神山。杳然可望不可到,不如此地日夕随我往与还。
胡为十年才一到,风乎尔知吾所好。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天暑正三伏,雨来俄九秋。
寒声入檐户,爽气袭巾褠。
山色凝深黛,溪流战怒蚪。
身轻更何苦,处处可闲游。
软绣屏风小象床,细风亭馆玉肌凉。含情学写鸳鸯字,墨洗蕉花露水香。
春雨曾过九曲堤,雷塘官柳正萋迷。飘来画角才江北,数去青楼是竹西。
极浦风惊闻马渡,重城镫暗失乌栖。试看明月三分夜,犹有箫声杂鼓鼙。
好景明於昼,长浮五色波。
一竿吾欲钓,来此听渔歌。
十年孤兴寄山阿,小筑城隅足笑歌。石磊数拳擎翠壁,池开一鉴落明河。
阶前日报新花发,檐外时听好鸟歌。最喜归来殊未晚,况兼能逐鲁阳戈。
皇华使节驻榆河,下马令人感慨多。独坐夜窗浑不寐,一钩明月挂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