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
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
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
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
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
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
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
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
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
久别西山夜,每怀横水春。圭璋元自合,手足更相亲。
颇笑曾参鲁,尤知管仲贫。酒行脩水石,诗就写松筠。
薄宦分南北,浮生共屈伸。往来俱日月,出入见参辰。
驿骑归何晚,邮书寄稍频。离群初会面,话别故伤神。
束缚随时世,低徊丧本真。点衣尘土旧,侵鬓雪霜新。
蝴蝶南华梦,芭蕉居士身。几时江海去,相看老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