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筝阮变新声,韵入三弦分外清。遣病每思君一曲,停杯偏觉我多情。
缠绵未敢施银板,掩抑还宜合凤笙。弹向船窗乱风雨,闇泉惊瀑一时鸣。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金堂不似桂堂深,十二轩窗黛色临。燕绕杏梁淹宿雨,蝶穿花榭澹朝阴。
檀槽急语他年恨,蜡烛娇啼此夜心。寄语游缰归及早,东风催绿渐成林。
晨兴赏玩抵昏黄,昼短其如夜苦长。秉烛醉归君莫怪,一生能得几回忙。
越山吴水似图屏,妙笔无缘画得成。閒上东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
东都妇孺思颜色,南国官裳盼节徽。七省天高传电早,万流海静待轮飞。
江淮何日纡旌旆,镐洛当年有衮衣。互市诸酋同引领,不骄胡马塞花肥。
用意十分巧画眉,妆成独自惜容仪。
非缘郑袖能歌舞,自是人心著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