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长路客心惊,此日春风送子行。汶上梨花飞雪尽,济滨杨柳著烟轻。
逢时岂必因杨意,对策还应学贾生。一往三年弹指过,故人拭眼看飞鸣。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
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
鸡鸣踏月复前期,爱日如烘霁雨时。青眼满堂春似海,扬州诗兴溢南枝。
晚来秋思在平沙,江色犹衔几片霞。风急乱吹官舍柳,月高空听女墙鸦。
罢吟未免哀词客,欲饮何因向酒家。最恨落潮声不断,尽流渔火入芦花。
幽人本何心,偶此翳环堵。隐几亦无言,光风遍寰宇。
近得平安信,官家赐赏钱。郎归知有日,不待厚装绵。
平昔著书今粗毕,南还终欲隐罗浮。初春况遇故乡子,终夜更誇沧海游。
但贵羊城风物好,岂辞梅岭路歧脩。应须相与葛洪辈,抗迹山林送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