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今词客,东江复此行。山闻霞似色,湖忆镜为名。
严濑千岩迥,枚涛八月惊。天台仍胜绝,随意畅高情。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
鸿鹄相随飞,随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旄头占虏候,鸣镝射单于。哀死知明主,和亲愧腐儒。
边锋少南牧,天马自东趋。看撤山西戍,无劳议远图。
闽川景物清宜画,萧寺楼台丽欲浮。
长怀虾子俨,有如《法华》言。混凡人莫识,应供入胥村。
斗虾示神变,生死同一源。影堂见遗像,稽首重玄门。
石首局。
北墉墐。
新堞严。
东垒峻。
共表里。
遥相镇。
矢未飞。
鼓方振。
竞衔璧。
并舆榇。
酒池扰。
象廊震。
同伐谋。
兼善陈。
辟应和。
扫煨烬。
剪庶恶。
靡余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