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

共到兰亭饮,仍因石室留。如何城市里,亦有洞岩幽。

泛鼎疑烟宿,当窗似涧秋。俄闻莺响发,无乃谷中求。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丹山之岩兮阻且深,丹山之云兮必其霖。

中有地质学兮静处,冠及峨兮瑶簪。

方辙兮坎滞,陶返辔兮穹林。

辛夷兮为屋,芷幄兮兰衾。

世与我兮异好,不可揉兮精金。

信有味兮恬漠,亦何怨兮寡朋。

猿嗥兮鹤愤,鸟悲兮蛟吟。

忽西崦兮堕日,急响绝兮玉琴。

载营业员魄兮焉逝,空桂枝兮萧森。

朔风兮陵厉,白书兮多阴。

素车兮丹旐,曷返兮遥岑。

天高兮地厚,古往兮来今。

彼达观兮超旷,奚死生兮爱习。

四方兮上下,杳眇兮莫寻。

鹤归兮何日,瑶草碧兮劳我心。

涕浪浪兮沾襟,君无滞兮远淫。

抱冰堂中饭,馀位犹在腹。别时恐遂绝,所欠唯一哭。

弃官如弃世,用意固已毒。知公疾我去,积愤亦殊酷。

偶然见其诗,失叹不自觉。却求爪雪卷,感念定何触。

功名果灭性,并世迷九曲。子期既云亡,高山欲谁属。

四月月圆登快阁,天半晚窗雷雨入。邑中上客携酒至,欧阳罗子咸来集。

去年为阁初筑台,我时登之雷雨来。神明似有两岁约,晴雾歘值千山开。

千山回转江中流,徙倚阑干增暮愁。夕日下看衡岳破,波涛左顾匡庐浮。

苦思昨年生盗贼,大江南接江之北。烽火遥连海岱红,杀云眼见鄱阳黑。

斯邑汹汹今始安,我今对酒能不宽。诸君稍减般移苦,百姓新回种植欢。

北风江涌月东来,更说夙昔俱停杯。阴晴仓卒不自料,万事恍惚谁能猜。

潢池暂殄干戈衅,向隅犹抱疮痍哀。劝君置此勿复道,放歌且与云徘徊。

长乐钟声出凤楼,喜辞丹陛拜宸旒。几年宣力勤王事,此日承恩出帝州。

马度卢沟霜月冷,雁投淮浦暮云收。遥知公暇多清兴,应赋新诗寄旧游。

风卷云舒合两班,曈曈瑞日映天颜。

观书已获千秋镜,积德长为万岁山。

腊雪未消三务起,壬人不用五兵闲。

相逢父老争相贺,却笑华胥是梦间。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