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李乂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

抱局促之短怀。随冬春而哀乐。懿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

离鹤昔未离。迥发天北垂。忽值疾风起。暂下昆明池。

复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

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

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

故群不离散。相依江海畔。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

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

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

春秋自有胡氏学,尽束诸家上高阁。

当时小试锦江城,横翼秋风天一鹗。

只今冠带圜桥门,孤罴兀坐空狐群。

近来文气颇卑茶,要使四海宗雄文。

余生志愿游璧水,竟隔蓬莱三万里。

虽然末第偶成名,俗骨自怜凡可鄙。

君今换骨向时中,六馆名流自不同。

宰相状元三舍选,斋前碑字看填红。

云拥茅檐水拍渠,晓来新雨过吾庐。蔫红宿萼莓苔满,解事长杨自扫除。

芦中人,芦中人,

渔父相逢浔水津。一言慷慨辞宝剑,

江空月白波粼粼。被发佯狂乞吴市,

状貌不类流离民。博浪铁椎袖入手,

留侯切切志在秦。逾淮涉泗扫荆阙,

死龙鞭笞无完鳞。日暮途穷快逆施,

愤怒激烈忘君臣。堂堂庙食几千祀,

一夕化作风中尘。吴山落照秋风老,

草木黤惨无余春。天道茫茫忽今古,

世事渺渺如云轮。芦中人,

芦中人,生为公相死为神。

何时拔刀斫脍痛饮松江醇。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空翠浮轩槛,岚光拂栋梁。江随平野曲,林拥暮山苍。

城郭犹平日,田畴本乐乡。呻吟未休息,衰病意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