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蔓离披覆绿苔,碧萝深处为谁开。自怜冷落山林下,也向春风笑一回。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骑马雪中去,仙家醉不还。何时菊酒熟,重得访金丹。
寻仙白龙洞,坐我苍玉屏。归来醉恍惚,记得参同经。
老去增书癖,还遭病见磨。杜诗能止疟,周易解祛魔。
不得青编伴,惟应白日过。坐多肤欲痹,时起眺清波。
君侯哦苦淡,雅不爱深红。冷眼看春尽,愁肠欲海空。
近寻山谷体,远到建安风。只恐妨高步,令君似我穷。
花禁春游玉辇迟,君恩同载妾深辞。娉婷团扇秋风底,犹似增成宠幸时。
遭逢何以效涓埃,直道终然与祸媒。万死形骸非我有,再生日月是天开。
山中事业还书卷,掌上经纶付酒杯。身在水云心在国,尚随渔钓咏康哉。
九天飞下玉花繁,喜入长安十二门。独醉且须温腊酒,迎新又欲带青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