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何须隐翠微,一閒心远便忘机。窗临绝屿云来近,门掩荒洲客到稀。
禾黍露寒秋酿熟,兼葭霜冷夜渔归。知君悟得幽栖趣,却向清时■布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堂前春日媚珍盘,稚子相群舞袖斑。斗酒寿亲逢一笑,不知身在市门间。
黄梅欲落雨霏霏,想过重冈湿战衣。破贼有期先可喜,裂云箫鼓待君归。
仙人棋局静忘机,松下灵芝似玉肥。樵客归时柯已烂,云间谁制芰荷衣。
欣欣林皋乐,赏心天际翔。
清樽鱠鲂鲤,朱果实圆方。
醉罢听疏雨,衾寒梦国香。
雨余山吐月,的皪满帘霜。
展转复展转,钟鱼晓琅琅。
思归笑迎门,儿女相扶将。
一日复一日,一秋复一秋。从头屈指数,屈指又从头,乌飞兔走几时休。
忍寒停酒待君来,酒作凌澌火作灰。
半夜出门重立望,月明先自下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