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沙北镜湖东,前窥筹岭后炉峰。沧洲老人年七十,朝朝宴坐于其中。
葛巾竹杖何萧散,卧爱清晖不知晚。魏阙青云梦里过,谢池碧草吟中满。
五岳仙游去路深,击鲜子舍费千金。如何白发沧洲上,野鹤閒云一片心。
龙涎酒盏鸬鹚勺,远胜仙家大玄酪。送客天明水鸟啼,弹弦夜静檐花落。
龙门高士扫新图,挥霍霜毫倒墨壶。京国浮丘亦知己,题诗早晚寄东湖。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岳麓云深麦雨秋,满倾杯酒对湘流。沙边细柳牵行色,水面轻烟画别愁。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磻石挂纤钩。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娶妇今六载,止遗一女婴。诸弟俱未婚,尔目安能瞑。
乌石冈头白苧衣,几回醉伴夕阳归。山中兄弟遥相忆,未必天心与我违。
小宴初阑罢玉笙,东风庭院好春情。
流莺啼过楼东去,一树梨花正晚晴。
一片长安月,清光两地盈。
悬知千里客,不尽故乡情。
窗竹写秋影,村砧捣夜声。
空闺愁不寐,自语对灯檠。
耿耿离怀两月余,雨中接得故人书。海棠花下题诗句,文选楼中问起居。
闲岁月,病身躯。春风弹指忆当初。相知四海如君少,南北音书万莫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