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霜空绝鸟飞,乱山寒翠袭行衣。何人独在林间隐,却向清时更息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旗翻鱼海三秋雪,马
月过阑干客睡迟,官河桐叶学鸦飞。鬓丝不了三千丈,也费秋虫促夜机。
春山送行子,春草惜离觞。不尽孤云意,徘徊古道傍。
望望荆门晓,悠悠郢树苍。此中满高咏,迟尔寄江乡。
周室兴王业,尧图授圣人。
谁知皆内助,功德古无伦。
胡奴本意慕华风,将校和戎反剧戎。遂使至尊临便殿,坐忧兵甲不还宫。
调和幸赖惟三老,阅实今看有数公。闻道健儿多战死,暮云羌笛满云中。
五月征蛮戌海边,班师喜奉檄初旋。即看万众生春色,无复连山怯瘴烟。
帅府恩深容纪过,竖儒业在岂求田。白头汗马知何济,转觉归心剧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