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荐剡五云深,才子囊书赴上林。双涧野僧留别偈,七岩山色寄离心。
广文官舍期同饮,记室王门待盍簪。明到秣陵应话旧,为言江畔独行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地旧华阳县,基仍宝应朝。元猿愁落日,孔雀望凌霄。
何处千间厦,当年万里桥。空庭荡春色,独立黯魂销。
兴废荣枯,终不改、江山千古。笑当日、龙争牙战,一丸淮土。世乱分屯维重镇,国亡守死无降旅。到如今、贡赋甲东南,输天府。鸿与燕,千帆度。蝇与蚋,千家聚。有豪雄杜保,风流张绪。白发宁忘挥尘兴,青楼不是留琴处。待明朝、来问孝廉船,乘风去。
双闼晓来辟,一天秋气清。雨溪分砚水,风木厌瓢声。
习静调冲气,耽书老此生。上官询近候,片语对真情。
殿庭开宴引千官,拜舞亲承万岁欢。坐拥日华看渐近,酒传天语饮教乾。
青云旧侣班相望,白雪非才和岂难。十五年来无寸补,一心惟有向时丹。
博山烟断嬾重添,屋角无声雀去檐。
午梦欲成鸡唤醒,卧看修竹映疏帘。
方城古称险,远在豫州南。
近岁汙莱辟,新民秦晋参。
当官诚近厚,获谴说无惭。
但惜墙阴竹,归辕几日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