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渺天末,江湖阻书告。忽接琼瑶音,绵绵来远道。
言采畹上兰,用以远相报。岂无他物贻,将投君所好。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天骄频犯塞,铁骑又征西。臣节轻乡土,雄心生鼓鼙。地寒花不艳,沙远日难低。渐喜秋弓健,雕翻白草齐。
梦寐沧洲烂熳游,西风安得钓鱼舟。薄云楼阁犹烘暑,细雨林塘已带秋。
中岁苦离别,托心常不移。胡为双鸿鹄,誓志东南飞。
鸿飞岂不高,望者徒为劳。将适芙蓉沼,复往幽兰皋。
霜雪久零落,背上无馀毛。常恐罾缴密,哀怨徒嗷嗷。
神女登徒子,微词未必然。感襄通一梦,窥玉费三年。
百余年树未为古,三四点花何限春。
欲折一枝无处赠,世间少有识花人。
少年了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