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风雨潇然,独坐怀公,遽尔伤神。记东亭客里,每多欢笑,高斋酒半,大有规箴。
情岂能忘,言真可佩,感激时令涕泪新。蒙相许,谓君才如此,讵患长贫。
年华莫漫因循。恐诗酒、从来总误身。恰情钟花月,公真知我,性耽宠利,臣不如人。
生既无才,长尤废学,身世空嗟命不辰。他何恨,只故人此意,惭负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