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淩山梯,连峰出孤岛。天虚灵籁寒,月隐泉萝晓。
长啸入苏门,跫然足音少。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叹昔英豪气,俄成一老翁。
近年头尽白,今日耳犹聋。
品位无丞职,是非随晓风。
难陀能反听,梢境已消融。
壮士轻生易许人,图谋未遂已亡身。明知一去无还理,底事狂歌竟入秦。
野景入时务,东风斸满锄。笛声牛出后,酒味燕来初。
谷种天心在,桑枝帝泽馀。红尘几飞鞚,肯信有农书。
此地春光如绣。画槛名花依旧。独立悄无言,梅比腰支还瘦。
僝僽。僝僽。林外鸟声拖逗。
群峰相对出,一水望中分。溪浅船磨石,山高树碍云。
炊烟岩腹见,樵唱岭头闻。却指来时路,枫林落叶纷。
数仞师门力学真,明乎庶物察人伦。芳塘活水今犹昔,喜际龙潭复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