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北风城头鼓紞紞,徂岁峥嵘正多感。
老夫假寐角巾低,樨子高吟两髦髧。
衰迟笑我藏袖手,狂率怜渠满躯胆。
旋炊粉饐裹青箬,新煠饧枝缀红糁。
未言问事渐澜翻,且赏挥毫能果敢。
嗟予畴昔如汝年,万卷纵横恣窥览。
即今见汝尚懽欣,此癖真同嗜昌歜。
夜阑我困儿亦归,独与狸奴分坐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