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开士辞家早,慈亲割爱深。倚门思一见,飞锡到相寻。
雁度云移寺,乌啼月照林。此时忧白发,长路政关心。
迩臣清举世推公,驿召归驰御史骢。不独危言开正道,更将高节激颓风。
严霜透骨寒威重,健鹘盘空杀气雄。朝选虽精知尚薄,济时才业满胸中。
西湖小阁多延月,好友同舟半是僧。寄语江南老桑苎,秋山紫蕨忆行縢。
我爱城南隐者家,一泓流水碧桃花。屋头岩溜飞寒瀑,门外晴岚接晚霞。
地僻四时无过客,山暄二月摘新茶。嗟予扰扰劳行役,直欲相从度岁华。
远水环沙翠作湾,红尘飞不入青山。
凉风一枕秋宵梦,梦绕千岩万壑间。
醉归不觉已斜曛,稚子驩迎先候门。露林睡觉凉如水,树影满窗疑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