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时青枫,寒山野望中。谁将醉时墨,遥寄米家风。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蛮触国谁雄,战争犹未息。
由此夺虚名,费尽人间力。
秋澹寒烟合,浮云碣石宫。乾坤惟伏枕,身世此惊弓。
山雪霏轻霰,藤萝霭碧虹。聪明山不远,青翠落空濛。
满庭桃李斗春华,戏蝶游蜂度午花。只见双双来又去,可怜人世似抟沙。
初入长门宫,谓言君戏妾。宁知秋风至,吹尽庭前叶。
荆钗蓬鬓海南天,偕隐莱妻亦自贤。甲帐绣襦谈故事,输君夫妇是神仙。
奉使真随八月槎,南风五月又辞家。松花露溢离亭酒,石子泉将客路茶。
北极朝廷瞻象魏,中原藩省赋皇华。明年再揽澄清辔,独听民谣到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