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大哉释迦文,生下便作怪。南北东西行,点胸也忒杀。
弃舍轮王位,反受父母拜。六载向雪山,精进修净戒。
明星才出现,證道果能快。分别说三乘,惹得一身债。
最后向灵山,拈花索买卖。十万众人前,就中无一介。
独有迦叶波,和赃与捉败。二千年前且放过,直至而今被佗坏。
坏不坏,主元在。主既在,休厮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