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能知,何事两眉常皱。依稀只是,无计支长昼。
乌几凭暖,空妒双烟金兽。愁城无缝,密于鸳甃。
欲浣离肠,不信有、消愁酒。别时略记,是欢侬共瘦。
含泪无言,指与酸心梅豆。惊心又到,那时时候。
(1626—1673)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迤逦临熊耳,从郏及申宛。遵彼汝坟境,追思王化远。
言驻隆中轸,问俗频往返。恨无随车雨,腼颜如餐饭。
有召及吾师,孙公节再建。铜堤竹马迎,云公来何晚。
当年羊叔子,步武尤蹇蹇。余在约束中,依旧炙经苑。
会有二三子,因依共勤恳。忽为参与商,回首空缱绻。
南屏山下去,复是晚春天。沽酒宿江驿,待关逢越船。
长桥雨中没,架屋渡头偏。见说西湖好,君应住几年。
敝衣自多虱,荒池亦生鱼。一气化万物,可想鸿荒初。
开天必盘古,虽见前代书。抟人必女娲,谁育古皇与。
自从大始来,后实皆先虚。问其所以然,先生恐欺予。
湘帘不捲雨濛濛。镜台封。晓妆慵。春山休染,一任淡眉峰。
脉脉离情曾未惯,百里外,有人同。
盈盈一水隔难通。思无穷,忆相逢。记得临岐,携手话匆匆。
欲倩春潮和泪点,流取去,到吴淞。
刁斗寂无声,银蟾夜自明。林风吹短鬓,秋气肃孤城。
漫作刘琨啸,仍含庾亮情。楼头笳鼓曲,曲曲乐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