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罢清砧响,还劳素腕舒。残灯金粟尺,远道玉关书。
白纻缝仍涩,红绵怨有馀。流黄明月路,何处逐轻车?
(1626—1673)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但得衣襟尚有心,从教苦乐自相侵。无弦我亦怜同调,手眼依稀有素琴。
幸自沉冥去,无端物色求。
蓑衣亦堪钓,何必被羊裘。
自幼耽章句,年高竟未工。
自称豁达老,人号嗫嚅翁。
早插绿杨檐外去,晚携黄腾杖头归。
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
见汝佳公子,俄然双鬓华。有家不解问,欲问已无家。
鞭巷一壶酒,弇园千树花。应门如不却,老去足生涯。
淮王邸第旧称雄,玉节东来太史公。路入吴疆家尚远,客游梁苑赋还工。
云开层岭梅花碧,雨过千林荔子红。此日张筵宜寿酒,彩衣象服映帘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