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不知名,皎然闺中清。育雏上庭竹,众鸟不敢凌。
暮雨衔虫归,唤雏雏不应。以翼覆雏宿,夜久巢屡惊。
小仆极残忍,不眠伺东荣。扳巢袭其母,母去巢亦倾。
一雏堕地死,二雏尚咿嘤。平明视竹根,群蚁正经营。
子弱母护之,无母何以生。呜呜号者死,宛有雌雄情。
入帘逼我枕,为我再三鸣。此鸟初来巢,卑卑近前楹。
我无害鸟心,人谓此鸟灵。终焉失所托,此祸将孰惩。
吾甚愧此鸟,感之欲沾缨。呼奴挞其背,流血非所矜。
再拜谢此鸟,此意何由平。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脩竹生烟晚逗阴,翠罗香袖怯寒侵。恨同社燕身为客,怕剥秋莲苦在心。
昨日送春归,今朝送君去。君去几时来,春归向何处。
都门柳千行,晴空正飞絮。祇恐尊酒空,离情渺无据。
寒虫秋不死,牖下作悲吟。戚极宵难寐,愁多病易深。
残灯孤枕泪,长夜百年心。欲侍双亲去,重泉何处寻。
羽声落日泣兵残,斗大孤城独据难;虎体拚随朝露尽,龙精空向暮云寒。
数奇偏少封侯骨,力竭惟余报主肝。岁岁芳洲腥草绿,飞燐犹绕旧登坛。
双松夭矫凭潭起,定是卢师二龙子。卢师死后无所归,觅父还窟带泥水。
尽吸东潭涸欲焦,并注此潭流不止。此潭之龙向来懒,吝雨悭云灵未显。
一泓玦玦不出山,安有余滋及田畎。双松久已承家风,遂使都人识者罕。
我亦年来万事慵,登山疲苶逢双松。掀髯大笑投诗去,谡谡西庄在下风。
石是蜂窠变,蜂来有处藏。不须开户牖,薜荔为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