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四月二十五日过西宫谒别韩治书公衡

舆疾出城西,仰天发长啸。山川莽回互,云物相炳耀。

薰风涤烦襟,旭日明远照。人生独何为,薄俗畏讥诮。

昨日长男归,悲极还一笑。连年遭乱离,辛苦遁边徼。

折肱指欲堕,忍死事忠孝。三子在目前,宁论贤不肖。

苟遂骨肉欢,焉能羡华要。道经神仙宫,霜威宿廊庙。

劲节高抗云,雄文远垂教。再拜韩荆州,微公孰同调。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猜你喜欢

午阴多处□□□。杨柳□□□。翠羽无情飞去,红蕖有意□□。
□□□□,□□□□,□□吾生。为报凌烟□□,□□□□□名。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欲向江南采白蘋,杜鹃啼后已无春。洞庭龙女云中降,手把双珠笑赠人。

清夜闻钟鼓,朝来荐鸡黍。庙古不知年,沧浪问渔父。

水蘋多处着游鱼,不应人间罟网须。莫道市朝无吏隐,试看堂壁有江湖。

建溪泠泠漱花坞,紫鳞白石纤可数。练影晴披琼馆云,镜光直泻明珠浦。

碧玉环流学士家,桥南桥北问桃花。当年意气看题柱,此日秋乘上汉槎。

桥头一别几经春,溪鸟啼花莫待人。瀛洲亭上玻璃色,藜杖寻溪安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