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开北郭好吟哦,和雨和烟诗思多。杨柳千条蕉数本,商量淡墨画如何。
郑如兰(1835~1911),字香谷,号芝田,清淡水厅竹堑人,郑崇和三子用锦之次子。少年勤学,取进生员,因成绩优异而补增生,受知于台湾道丁曰健。光绪十五年(1889),因为办团练有功,由增生授候选主事,赏戴花翎,后加道衔。家业素丰,但自奉甚俭,尤不喜以财富誇耀于人,唯对公义之事则未有吝色,凡邑中所需困急,莫不慷慨捐输,故人人称诵其德行善举,颇能克承郑崇和、郑用锡、郑用鉴乡贤之风范。
不雨经时气若焚,共欣疏点夜深闻。
平明忽捲重阴尽,可是风师待策勋。
朱云岂是丞相吏,子房偶作帝者师。去就谁能明此道,西风落木鬓成丝。
兹地舟行数,怀人思惘然。
盈川经此日,流水自唐年。
废邑丛春草,荒山入暮烟。
昔贤不可作,开笥读遗编。
京城知必陷,所苦吾主耳。黑衣缚绔褶,无异逃李子。
当时设有人,奉上匿乡里。逡巡稍南趋,北向下诏旨。
遂兴燕齐甲,自剪畿辅匪。诸蕃孰不从,秕政悉可理。
徒手援天下,宁用折一矢。吁嗟失此会,秦晋入井底。
我昔魔宫㞐,所作无不获。魔事偶然止,亦得暂休息。
今我厌魔乐,皈心向空寂。魔仍不时至,分我清净席。
我自忽为魔,魔岂强我即。但令一切空,无縳亦无释。
魔当住魔天,我当安我宅。
晨兴两塸脱粟,逼暮三杯浊醪。幸不妨他黄卷,犹堪拖故紫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