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林屋中,其事多不经。古今足迹到,玉柱与金庭。
我亦无所取,披云上翠屏。不知自何代,忽然来六丁。
顽顽矿乱斧,片片堆空青。舞伏非一势,龙象各殊形。
玲珑复突兀,巧匠袖手停。或言怀襄时,漱击成晶荧。
或言女娲遗,奇质故亭亭。二者皆荒诞,天风忽寥冷。
山本号龙洞,龙去已沉冥。直疑鳞甲蜕,错落几千龄。
至今满苔绿,风雨闻龙腥。
(1627—1698)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先生江汉望,群从幼何知。抱器堪怀国,传经且俟时。
拙樗劳手植,衰柳负心期。小住旋成别,情牵藕断丝。
征调频烦杼柚空,疮痍调护赖年丰。歌兴瓠子河流阔,浪溢蒲昌海气雄。
三辅凉风摧落叶,九重天语问哀鸿。流民安集诚何策,都在宵衣旰食中。
夜色千山白,扁舟独进迟。乡心共帆急,世路与波随。
性野禽鱼习,官寒故旧知。江梅如爱客,早放岁寒枝。
十日不出门,出门春已好。并山花更多,十里红未了。
朝看花尚妍,暮看花又老。蔫红堕危枝,馀香寄芳草。
人生秪如此,百年疾过鸟。安得脱尘寰,游戏万物表。
本是一株无影树,尚留此影半窗前。夜来定起无寻处,水在瓶中月在天。
随意移床枕,无窗不可眠。人烟丛竹下,秋色小山前。
雨久芙蓉落,溪深荇藻鲜。相看兴不减,何必晋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