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君不见天宝词人高达夫,行年五十执金吾。一朝作诗遇杜老,声华奕奕留吾徒。
君不见成均胄子视懋学,五十无闻甘寂寞。一朝坛上逢胡君,奋臂词林问前矱。
沉吟二事迹颇奇,千载何当复遇之。汝为常侍理或有,我说杜甫人争嗤。
丈夫有志未可轻,古人讵必皆无成。杜陵四十始献赋,当时颇遭俗子淩。
脱身锦里拾橡栗,长镵短褐徒悲鸣。达夫青云本自致,高牙大纛悬长城。
呜呼后世两寂寞,惟有只字留其名。我今四旬汝五十二,子之年巧相值。
焉知异代无子云,未信东山少安石。男儿致身苦不蚤,发短心长恨何及。
我歌杜陵念已灰,汝效达夫志当立。不见宁越师诸侯,努力馀年莫轻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