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愁在吾愁里,庾信江淹可共论。
孰似少陵能叹息,一身牢落识乾坤。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人道省郎好,簿书清昼閒。惟公不自喜,忽尔要思还。
酒债西湖路,归心北固山。閒愁且抛却,莫遣鬓毛斑。
精卫谁家女,悲鸣苦自怜。石知衔不尽,海有恨难填。
妾父曾为帝,禽言自诉天。磷磷空尔啄,渺渺浩无边。
志有愚公似,冤同杜宇传。扬尘终可待,且伴羽衣仙。
黄梅再来,青松依旧。前身后身,一场逗漏。七百高僧总作家,唯有南能不唧
江流幡冢雨,路入汉家山。
为问云间滕六,天工何事依违。冬前三白不时为。
今日驾言春瑞。
瘦损穷彭泽柳,禁持杀傅岩梅。仁风反掌霁天威。
都做一江流水。
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虯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