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过江访名流,长衢硙春雪。荦确双屐鸣,洒裘见飘撇。
芜城记识君,怀抱为君竭。淮阴复判袂,离怀剧纷折。
日月忽不居,三年忧惙惙。鱼素一再通,慰寄亦更迭。
岁寒一寸心,相期无作辍。我泛楚江来,相思肠百结。
今日叩君门,拜君谢久别。隔牖竹风惊,排檐冰溜咽。
围炉话一镫,佳吐霏如屑。桐城戴褐夫,笔如剑砥锷。
洒洒千万言,才大罔羁缚。怀宁刘古塘,五字妙绰约。
陶镕汉魏间,峻洁不苶弱。君常评两君,爱其态磅礴。
无意附时贤,有眼到古作。充其笔所至,直欲无空阔。
鲰生抱痂癖,枯吟穷錾凿。摛辞乏精英,冥搜滞糟粕。
自顾意不强,足供人嗢噱。君独谓不然,试学二子学。
胡不读《离骚》,二百再咀嚼。排奡入贴妥,纤艳归淡泊。
我初不子欺,子无宿我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