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奁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
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跻险敢自休,青山转篮舆。
相逢竹间寺,共撷园中蔬。残僧谁在亡,奄忽十载馀。
茗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东雷亦已鸣,百草苕颖舒。
奈何与之子,齿发日夜疏。眷此不能发,牵衣更踌蹰。
明朝各回首,世事将焉如。
手把一枝菊,赠金千里行。山川遥满目,何处是吴京。
饮罢北风起,萧萧胡雁声。东流傥未尽,见我望君情。
春赋之作,八荒是同。
掞词寄情,则其余功。
德异元人,理存观妙。
臣藏其真,以见电笑。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迢迢云水涉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东北分明睹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
圆光化现珠千颗,耸日初升火一团。风雨每从岩下起,那罗洞里有龙蟠。
七月穹旻大火流,元精信宿降伊周。
公师一品仪型重,将相三朝德业优。
桑梓乡邦兼镇抚,苴茅封国正居留。
人间盛事仍难老,富贵功名未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