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1142)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天时苦旱已累月,雷不发声电匿迹。欲凭神牒召龙神,大霈甘霖下膏泽。
谁道神龙是卧龙,千呼不出龙宫宅。簇簇秧苗半槁枯,可怜愁蹙三农额。
三农无计相旁皇,泥首乞天助将伯。然而天意殊茫茫,不把天机预关白。
我思昔日明社墟,连岁灾祲千里赤。老弱沟壑壮四方,鸷鸟盘空鹰振翮。
尽胁饥民起揭竿,空劳天子虚前席。为丛驱雀渊驱鱼,此中岂是人谋力。
方今蛮触十馀秋,干戈扰攘无宁刻。郁为戾气伤天和,无怪天人相捍格。
一夫不获谁之辜,况乃百夫无一获。省中昨下官书急,索粮如索逋逃客。
那管寅年与卯年,万取千焉千取百。杞人忧天人笑痴,我为忧时愁未释。
一线之望寓生机,只此区区数晨夕。安得力士倾天瓢,须臾平地水深尺。
纳税输征裕饷源,长官始负保民责。有朝霖雨破空来,扶犁我亦甘从役。